收好!乍暖还寒时节的健康指南
上周末突如其来的一场雨雪天气,仿佛是为了呼应雨水节气的到来。雨水时节的天气历来变化不定,忽冷忽热。这种天气变化对于人的身体素质是个考验,尤其是突然变冷可能导致呼吸道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或加重。如何应对正式入春前的乍暖还寒,预防季节性疾病?我们请应急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缪国斌给大家总结了一份健康指南。
资料图
着装宜“上薄下厚”慢慢脱
立春之后,气温的回升是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如果着急脱去冬装,很容易感冒。尤其是老人、儿童、产妇以及患有心肺慢性病的患者,在气温回升并稳定在15℃之前,都不能随意减衣。有一些年轻女性早早换上裙装,则要当心出现关节疼痛、痛经等后遗症。
春季穿衣应以保暖为重,一件一件地减。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因此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些,不要过早穿外露足踝及过薄的鞋袜。外出可以选择分层保暖的穿着,比如里面穿秋衣,外面套一件卫衣或毛衣,再加一件外套,这样便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服。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最好减少外出次数和时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必须外出记得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和口罩。
(资料图)
一些患者对于寒冷天气比较敏感,需要重点保暖的身体部位也有所不同。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做好颈、腰、胸椎等脊柱关节的保暖最重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手足关节疼痛最为常见,应主要做好手足的保暖。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头部、颈部、腰部、肚脐、口鼻、耳朵等都是最易受寒湿邪气侵袭的部位,在“春捂”时也要给予特别关注。另外就是要做好足底保暖,毕竟古语有言“寒从脚下起”。
多吃这些食物可养肝防病
冬春之交的饮食可做适当调整,宜多吃性味甘平的食物,调节肝火;也可适当吃些味儿冲的食物,如葱、姜、蒜等,能益气通阳、祛散阴寒。同时,还要保证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
在这个时节,多吃以下食物能起到养肝防病的作用。
大蒜 大蒜中的活性物质蒜素,有助于人体抵抗感冒和流感的侵袭,增强免疫力。不过,要让大蒜发挥作用,最好把它拍碎后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开始料理,或放到菜中炒熟后食用,这样处理后的大蒜营养价值更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芹菜 老年人多吃芹菜对身体非常好,因为芹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大,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促消化、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尤其是在寒冷或干燥天气里,多吃芹菜有助于清热解毒。
菠菜 一年四季都有菠菜,但春季的菠菜是最好的,鲜嫩可口。从中医角度来讲,菠菜性甘凉,能润燥、解毒。但需要注意的是,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会阻碍铁和钙的吸收,所以在吃之前一定要用沸水焯一下。
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以及其他人体需要的维生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小肠内还能转化成维生素A。常吃胡萝卜可以让皮肤有光泽、富有弹性,有润肠的功效。
荠菜 荠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有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等作用。从营养学角度看,荠菜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钙含量也很丰富。荠菜可以清炒、煲汤,也可做饺子馅儿。
土豆 与一般的蔬菜或水果相比,土豆能提供更多的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等,且烹饪做法多样,如土豆泥、土豆炖肉、炒土豆丝等。
百合枸杞粥 取百合20-30克、枸杞10克、猪肉片或肉末适量,放入大米粥里煮熟即可。百合是润肺佳品,常用于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可清心安神;枸杞有补肝肾、益精气、祛风治虚等功效。
老年人外出锻炼“五不要”
立春之后,万物萌发,一些老年人也开始了户外锻炼的计划。但由于气温不稳定,为了确保安全,老年人运动要做到“五不要”。
不要过早出门 很多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但这个时节早晨气温低,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肺心病、“老慢支”、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晨练有风险。建议在太阳升起后再进行户外运动,最好选择12时至14时这个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段。有条件的老年人,出门前可以用热水泡个脚,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
每次运动不要超40分钟 老年人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的项目,如暴走、游泳等,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为宜。运动强度以略感疲劳为度(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呼吸不超过18次/分钟),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不超过40分钟。
两种天气不要锻炼 一是雨雾天气不要锻炼,能见度不佳容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而且雾滴中可能含有污染物和致病菌;二是大风天气不要锻炼,大风往往伴随着降温,体感温度会更低,对有慢性病的老人不友好。
运动时不要迎风和减衣 户外活动要选择避风向阳、清静、视野开阔的场地,千万不要迎着风,更不要减衣服。运动时穿衣以暖和不冷为宜,出汗后不要立即脱掉衣服,以免受风着凉。
运动后不要立即进食和洗澡 运动结束后立刻进食,肠胃会一时不能适应,容易导致胃肠痉挛或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至少应在20分钟至半小时后再进餐。此外,运动后也不能立即洗热水澡,以防血液大量滞留在四肢与肌肉,造成大脑与心脏供血不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提防这4种季节性疾病
在乍暖还寒的天气中,由于高龄、患有慢病、体质较弱、穿着不当以及季节性因素等原因,比较容易诱发这4种疾病,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感冒和哮喘 冷空气刺激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进而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体质弱的老人和儿童,在立春初期建议中午前后再户外活动,并且戴好口罩、穿羽绒服或棉衣,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此外,由于立春后过敏性疾病高发期即将到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皮肤病的人,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旧疾易复发或加重。
心脏病 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患者在这个季节会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很敏感,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由于春季容易出现血压和心率波动,睡眠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规律监测血压,发现异常波动如收缩压大于160mmHg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脑梗 昼夜温差悬殊时,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在冬春季节十分多见,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起夜或晨起时。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须高度警惕,立即就医诊疗。中风急救要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救治、早溶栓。
胃肠道疾病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每年立春初期,各大医院门诊都有很多因受凉导致“老胃病”发作的患者。所以,有胃病的人在初春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喝热水,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
延伸阅读
独居老人健康居家做好6件事
独居老人居家生活想要更健康,可以从6个方面提升居住舒适度。
1.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如果温度达不到,可以使用电暖气等设备。室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2.在家中养几条观赏鱼,鱼缸里轻微的水流声,可有助于老人的睡眠。
3.休闲时可以放一些轻音乐(如钢琴曲),不仅能陶冶情操,其节奏韵律还能激发大脑活动。
4.早上起床半小时后,打开电视机看看新闻、听听戏曲,也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5.经常邀请邻居或朋友来家里坐坐,拉拉家常、下下棋、打打牌,能让屋子摆脱寂静,增添些人气儿。
6.保持充足休息和睡眠对身体有利,但不是睡得越多越好,一般以7-8个小时为宜。春天白天变长,夜晚变短,人的睡眠时间也要随之变化,建议晚上10时半入睡,早上6时起床。
(作者单位:应急总医院)
推荐文章
- 山特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护航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生命线”
- 工业级无人机亮相第七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