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应用助力影视产业发展(聚焦·文化数字化):全球快看
(相关资料图)
图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局部)。
魏 明供图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这些年人们明显感到,国产影视作品特效水平大幅提升。生动而富有质感的数字特效应用,为丰富影视作品视觉效果、提升影视艺术水平提供了更多可能。
数字特效为艺术表达而生。在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期待更多创作者回归艺术本身,给艺术创意和思想表达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
从地球表面到9万公里高空,一架太空电梯直冲霄汉,升空细节逼真,宇宙背景瑰丽。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2》里这组特效镜头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引发人们热议。不只太空电梯,电视剧《三体》中皑皑雪山上的大科学装置、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灵动可爱的毛绒玩偶……这些生动而富有质感的数字特效应用,为丰富影视作品视觉效果、提升影视艺术水平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特效技术的“用武之地”不断扩大。无论是展现宏大场景,还是刻画精微细节,数字特效都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迭代升级和深度应用,正让影视创作绽放视听华彩,助推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只要想得出,就能看得见
数字特效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CG)等实现的视觉效果。一段时间以来,影视制作主要依靠实景拍摄,这很真实可信,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者想象力的发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有人甚至说,有了数字特效,“只要导演想得出,观众就能看得见”。
大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小到一盏茶杯上闪过的微微光晕,不管是高拟真度的场景人物,还是抽象夸张的动画演绎,都能通过数字特效实现。目前,数字特效不仅应用于后期剪辑,而且贯穿于影视项目策划、剧本创作、场景布置、道具制作、现场拍摄等各个环节。当下创作播映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或多或少地用到了数字特效技术。
数字特效是一项需求驱动型的影视制作技术,它的技术突破始终围绕“作品要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展开。作品体裁不同,对数字特效的需求就不一样。一部科幻电影的特效时长往往要在90分钟以上,场景变换多、视觉元素数不胜数,需要稳定高效的特效技术以保证作品质量与制作效率。类似于精美工艺品的制作,数字特效也需要一道道工序进行“打磨”。观众看到的那些震撼的特效镜头,往往需经过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3个主要步骤。首先由导演、特效部门、摄影部门等主创人员共同确定特效制作方案、美术置景方案等。其次围绕特效制作,完成模型建构、纹理贴图绘制、材质与灯光设定、效果设定等工作,这个步骤会用到大量先进技术,如现场扫描、动作捕捉等。最后进行画面合成,添加特殊视觉效果,并对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和画面质量进行优化。只有这些功夫都做到位,才能给观众真实可信的视觉观感。
只有认识深,才能做得真
数字特效软件、动作捕捉设备等是特效制作的得力工具,用好这些特效利器实现理想艺术效果,要求创作者实实在在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在对事物的认知上实现突破,可以说“只有认识深,才能做得真”。
每部影视作品都具有独特性,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并不相同。即便是表现相同场景,一部作品的特效素材也不能完全移植到另一部作品中。这就需要针对具体作品定制特效方案,做到量体裁衣。作品需要数字技术实现哪种效果,设计师就要投身相关领域系统研究学习、各个击破,制作出符合科学原理、剧情设定和作品艺术风格的特效,这就凸显了特效制作跨学科、综合性的行业特点。
制作电影《独行月球》中赤大袋鼠“刚子”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宝贵探索。《独行月球》是一部喜剧与科幻融合的作品,袋鼠角色既要看上去真实,又要举手投足间充满喜感,这就对数字特效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制作团队遍查袋鼠相关资料和论文,到动物园近距离探访,研究袋鼠骨骼标本,熟悉袋鼠外观特征、生活习性和动作规律等。
随后,团队花费8个月的时间,结合剧本中的角色设定完成特效方案设计,又用11个月时间完成数字化制作。其中,毛发效果是个难点。一只袋鼠全身约有5000万根毛发,制作团队从毛发走向、光泽、疏密分布、软硬程度等各种维度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袋鼠的毛发效果。类似的还有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脂肪分布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参数,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认知支撑,视觉呈现就会失真,以致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只有把这些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充分吸收和转化,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数字特效。
技术进步依靠实践积累。这些年人们明显感到,国产影视作品特效水平大幅提升,涌现出《悟空传》《流浪地球》《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等一批让观众“眼前一亮”的视效佳作。国内数字特效制作团队从创意到细节、从方案制定到执行落实都进步明显,在场景类、气氛类等特效制作上已经较为成熟,并且不断向新的领域掘进。比如,在难度很高的人物特效领域,国内从业者们已将目光投向写实级数字角色。相信随着影视行业整体发展和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我国数字特效有望比肩世界领先水平。
只有用得好,才算真本事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特效制作效率,更改变着影视工业流程。通过大量数字特效制作实践,创作者们认识到,制作流程管理的探索与创新至关重要。虚拟拍摄就是数字特效技术与影视制作流程融合创新的产物。
通过不断探索,影视创作者们发现,如果将后期制作流程前置到前期拍摄中,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特效问题,还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提升视效水平。在正式拍摄前,虚拟拍摄将作品需要的道具、场景、视觉元素数字化地生成于电脑软件中,演员虽在没有实物的空间中表演,但导演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渲染,在监视器上实时看到有道具、有背景的场面。这样,创作团队就有了许多预演、试错的机会。电影《流浪地球2》几乎全片使用了虚拟拍摄技术,3000多个视效镜头中,虚拟拍摄镜头有2000多个。位于青岛的影棚中,虚拟化制作平台融合了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拍摄、三维扫描等制作设备。通过这一平台,剧组对影片拍摄计划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虚拟化预演,不仅保障了表演效果和特效质量,还激发了主创团队新的灵感。
虚拟拍摄的探索,是数字特效技术助力中国影视工业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缩影。“只有用得好,才算真本事”,以特效制作模式为例,我们没有照搬国外影视工业模式,而是更注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作品完成后通过“复盘”总结经验。难题的突破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推动艺术创新。比如,观众会发现《流浪地球2》中的行星发动机,相较于前作就更精细、更美观,这就是我们数字特效实践积累的成果。通过这些数字特效“实战”“苦战”,我国影视创作者正在借助数字技术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全新作品,正在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影视数字化发展道路。
瞩目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深度应用到特效制作领域,给影视工业化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很多繁琐、重复的特效工作有可能通过智能化设备来完成。与此同时,影视创作者也要不断掌握驾驭数字技术的新本领,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数字特效为艺术表达而生。在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期待更多创作者回归艺术本身,给艺术创意和思想表达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助力中国影视攀登艺术高峰。
(作者为中国电影美术学会CG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电影《流浪地球2》视效总监)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7日 20 版)
标签:
推荐文章
- 蓄势聚力,共启美好|6月17-19日,CHCC2023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邀您共赴成都!
- CHCC2023邀请函 | 6月17-19日,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相约成都,共创美好医院
- 山特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护航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生命线”
- 工业级无人机亮相第七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行业动态
-
数字技术应用助力影视产业发展(聚焦·文化数字化):全球快看
- 数字技术应用助力影视产业发展(聚焦·文化数字化):全球快看
- 微速讯:教你看几种电表上的数字!让你清楚用电情况!
- 订单增3.5倍 房车游“狂飙”
- 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单词-开音节和闭音节_当前热讯
- 荸荠喂绣眼是生的还是熟的?-全球观速讯
- 焦点!哈维:如果你不杀死皇马就会被皇马杀死,球队比1年前进步很大
- 【天天新要闻】阵容更强新车更多,优惠更大体验更新 第37届大河国际车展下周四开幕
- 海新能科(300072.SZ)发布2022年度业绩,由盈转亏至8.04亿元
- 那个坐扭扭车高考的男孩,他站起来了!
- 重庆集中签约超2000亿元重大招商项目_环球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