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站在水面的人,老了_观焦点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资料图)
再次听到放排,70多岁的赖升平陷入了回忆。
对他来说,这个词汇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这是随时代远去的词语,他太久没有听人提起;熟悉的原因是,放排曾经是他赖以生存的“活计”。
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叫普滩,是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下面的一个村庄。这里林业发达,木材丰富,因为挨着石窟河,自古就有放排传统。
放排 图源:图虫创意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20多岁的他被生产队派去放排,成为了一个在水里讨生活的人。
如今,随着水电站的建立,石窟河这条曾经兴盛的水路已经归于沉静,放排也成为了历史,只能永久留在赖升平这类放排工的记忆里。
在 路上
放排究竟起源于何时,史学界还没定论。
不过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被贬潮州的时候,调研过放排群体的生存状况。
唐朝时期的放排工,要扛杉木,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
于是他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这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了,就以有伤风化的名义把他们告到官府。
朝廷介入,放排工又只好“披挂上阵”。
韩愈到潮州之后,听说了这件事,亲自跑到江边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
他的结论是:放排工穿着湿衣服容易得病。
回到衙门,他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遮羞便好。
这块布后来演化成了潮州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
赖升平对这个典故是不知道的,他开始放排的时候,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了。
那时候放排不是生意,而是当地生产队的重要工作。
“这个工种,说难不难,说易也不容易。”这是上世纪,职业工人一种典型的话术,心理活动是:说自己的工作重要会被眼红,说不重要会被看不起。
“不过我跟着师傅跑了一趟,就可以在排头掌舵了。有些人一辈子,都只敢站在最后面压排。”
所谓掌舵,就是在顺流而下的木排最前方,靠着一根竹竿和一柄船桨,控制木排在水道中漂流的位置,“水深的地方用浆控制,水浅就用竹竿。”赖升平越说越有精神,仿佛石窟河在他体内流动了起来。
放排工实际上对潮汕地区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据《平远县志》记载,1960年,差干河有了水上运输社,主要运载差干、塘埔(都是泗水下辖镇)的松香,年运载量800吨,营运收入1.5万元。此外,差干、上举和泗水公社利用河道放竹木排近万立方米到潮汕。
当时二十岁的赖升平就隶属泗水公社,被派去木材运输组之后,成了几乎每天都漂在水上的人。
听起来,这好像是武侠片的场景:一个人立于木筏之上,手执船篙,统领着一整条江水。
然而现实的放排远不似这般浪漫,如今说起那股艰辛,赖升平变得激动。
作为放排工,要想完成工作任务,白天需要时刻注意抢滩避险,以防激流或者操作不当,让排撞向河滩造成木材流失;到了晚上,他们只能在野外休息,拴好木排,席地而睡,忍受蚊虫的叮咬。
除了要与惊涛骇浪“搏斗”,放排其实也是一份考验人耐心的工作。
“做放排工,大部分时间不只是放,而是要扎排(把木材串联起来)。”这时候,他拿起一只笔,以极为简约的风格,画起了木排勾连在一起的效果图。
赖升平在纸上画扎排的示意图 时代周报 李杭/摄
比如他说要在每根木材的前后凿两个洞,把木头做的栓子像卯榫一样钉进去,再用竹篾当绳子,把凸起的木栓一个一个缠绕紧实,一个排就算扎好了。
放排的时候,让木排前后相连,等到进了宽阔水深的河道,木排会越来越长,像火车一样。不同的是,放排不需要铁轨,不需要火车头,用现代运输业的标准来说,它属于零排放。
从普滩到潮汕,一星期的风雨兼程,赖升平所在的运输组才能顺利的把木排从普滩运到汕头去。等到了回程,放排人不再走水路,而是全靠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回起点。“水丰的时候,从这头(普滩)放到汕头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回程需要一个星期,每个月大概跑两趟,相当于一个月都在路上。”赖升平说。
追忆似水年华
赖升平说沿着江河,往返梅州和潮州,也接受了潮州地区拜妈祖的习惯。妈祖可以看做水运行业的保护神。
不过对于放排来说,南北朝时期的菩提达摩似乎更适合做行业创始人。
相传他渡长江的时候,摘了一条芦苇,踏江而行,因此有了“一苇渡江”的故事。
达摩是为了获得更多中原的信息,而70多岁的赖升平,也说当年因为四处闯荡所获得的信息,让他开始思考不同世界的关系。
“从普滩顺着韩江往下游走,越靠近潮汕地区,会发现两岸的树木越来越少,芦苇越来越多。”
这让赖升平认识到,韩江的下游,因为商贸的崛起,吸引了很多从事贸易的人聚集,但因为缺少建筑的木材和大规模烧制砖瓦的矿石能源,韩江放排的存在,就解决了潮汕早期城市建设的问题。
除了沿途风景迥然不同,潮汕和梅州两地截然不同的城市和消费习惯。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这(梅州)的人抽的都是手卷的喇叭筒烟,当时潮汕地区的人已经开始抽人参、飞马、星湖那种“洋”烟,而且可以一条一条的买。”
“你不知道,我把木材送到那边以后,他们每次会送两条这种烟感谢我,回到普滩,我把这种烟拿出来,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是羡慕。”香烟,变成了赖升平人生中的另一个转折。
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条以往用于运输的河道,被赋予了发电和蓄水的新使命。
据《平远县志》(1993年版)记载:1975年,广东省水电厅在蕉岭长潭兴建拦河坝和6万瓦众星发电站,此航道于1978年断航。
1980年,平远县水电部门在柚树河小胆兴建3750千瓦发电站,拦河坝的出现,把航道截断。差干河、柚树河再也无法水运木材,结束了数百年木排放运历史。
1986年起,平远县木材销售全部靠汽车运输。
目前,平远县的木材全部靠汽车运输 时代周报 李杭/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像赖升平这样的年轻人也结束了放排的生涯,开始寻找新的谋生方式。
靠着曾经广泛发放香烟结交的人脉,赖升平很快便获得了一份木材厂的工作。
在那之后,他自己弄了一条小船,往潮汕卖松脂,卸货之后,自己当纤夫把船再拖回普滩,一趟下来也要两周。
他的人生叙事,其实无法离开石窟河。
比如他说年轻时最开心的,是在水下穿过船底,从另一边往船上的姑娘泼水,在姑娘的笑骂中获得的满足感。
这是乡土社会给那一代人的共情。
就像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托马斯·哈代在小说中的极力体现的观点:当科技渗透到传统社会以后,那些曾经在旧世界的浪漫环境下的人,无法摆脱乡村赋予他们的人生经验,对于现代化的生活,理智上可以接受,但感性上不行。
就好像这届年轻人,出生在现代社会,很容易用科技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70多岁的赖升平,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自缓慢流淌的石窟河。
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裔的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他文本的主题,就是缅怀旧有的生活方式。
尘埃落定
在赖升平的回忆里,普滩有百货店、烟店、水货店,粮站,旅店和药店。
不过当时代周报记者抵达普滩的时候,感受到的只是树木茂密,人烟稀少。石窟河静静的流淌,河面上只有一条竹排,一片静谧宜人的景象。
静谧的石窟河 时代周报 李杭/摄
等到了傍晚,太阳落下,村子里更加安静,这里没有超级市场,公共空间,游乐园,甚至没有医院,只有安静的民居和在夜色里散步的老人。
这与赖升平的年轻时代,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滩是一个人口络绎不绝的地方。
“当时陆运并不发达,作为水系交汇处,这里是梅州地区通往潮汕,甚至海外水上商贸之路的一个重要地点。”赖升平说。
赖升平的记忆里,当时的普滩码头,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当时的码头有从江西,四川等地挑着大米来卖的商人,他们把这些物品沿着水路,运送到潮汕地区,再从当地商人手里,买来食盐,布匹,海鲜等物品,正是所谓的南盐北输,北米南运。”
除了码头一片繁荣,普滩还有着非常热闹的圩市。
普滩位于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汇之处,过去一直是邻近几省互通有无的枢纽之一。
“普滩的圩市就在河的旁边,里面既有旅馆饭店,也有茶楼酒楼,潮汕、江西、福建等各种口音的人汇集在一起卖各地的特产,别提有多热闹了。”
然而,后来由于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以及各大水电站的建立,水运的作用逐渐减弱,普滩也由一个繁华的村落,变成了一个安静的生态旅游地。
如今,赖升平和妻子居住在距离河边步行一分钟的房子里,他妻子用的甚至还是按键硕大的手机,仅仅只能打电话而已。
赖升平的家 时代周报 黎广/摄
他平日里最常做的事情,是到弟弟的餐馆去喝茶,到河边去散步,剩下的就是在家里,通过客厅的电视机看外面的世界。
他说如今的普滩,只有一间所谓的小卖部,小卖部的老板大概四十到五十岁之间,和护林员和村小组长的年纪相仿,他们三位是村里最年轻的人。
见到赖升平的时候,他坐在弟弟的餐馆里,身后的墙上是明朝才子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离开的时候,夜幕低垂,普滩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赖升平说,这是生活的日常,很好。
《临江仙》还有一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标签:
推荐文章
- 蓄势聚力,共启美好|6月17-19日,CHCC2023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邀您共赴成都!
- CHCC2023邀请函 | 6月17-19日,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相约成都,共创美好医院
- 山特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护航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生命线”
- 工业级无人机亮相第七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行业动态
-
那个站在水面的人,老了_观焦点
- 那个站在水面的人,老了_观焦点
- 旅游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旅游股票有哪些
- 评论:ChatGPT情商很高,但并不适合当搜索引擎 全球最资讯
- 今日热闻!什么样的鲜食玉米种植收益高?这三款优秀品种一定不能错过啦!
- 天天日报丨zai蝙蝠全场迷路 Sumail绝活蓝猫不惧小强 Aster1-0Liquid
- 每日热讯!我的校花妹妹3 电影_我的校花妹妹3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五一”小长假预计运送旅客83.19万人次_热文
- 当前头条:三超新材股东户数增加7.06%,户均持股12.21万元
- 最短路径问题7种类型_最短路径问题-热消息
- 【地评线】彩云网评:“降高限低”呵护旅游健康|每日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