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点!贾玲宣布减肥100斤,近照颜值逆天,我却笑不出来…
01
2023年已经过半,明年新春档的电影也正在筹备着。
这一次贾玲也将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回归新年荧幕。
【资料图】
然而,得知此事的网友却为她捏了一把汗。
前两天,贾玲新电影《热辣滚烫》的摄影指导一句话将整个剧组送上热搜。
他在采访中透露,为了角色呈现,贾玲需要减重整整100斤!
消息曝光后,网上一片哗然。
大部分网友对贾玲的健康表示担忧,找替身、换演员等各类花式劝告齐上阵。
全网几乎都在质疑短期迅速减重的健康性和科学性,一些医生也发文称需要警惕其中危害。
但其实,贾玲的减重计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达一年的持久战。
剧组透露,目前整个剧组都在休息,只为给贾玲更充足的时间。
而贾玲也不负众望早早地就开始了减肥之路。
3月网友线下偶遇贾玲,发出的路透中就发现她明显瘦了。
前段时间,张小斐也晒出几张与贾玲的合影。
照片中,不管是正脸还是背影都不难看出她的减肥已见成效。
不仅有了腰身,就连双下巴都消失了,与之前判若俩人。
当时还有人将她过去的照片加以对比,推测她已经瘦了接近40斤!
而她的满面红光也透露着“我很健康”的讯号,暂且可以打消网友的些许顾虑。
但争议之外,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贾玲的减肥,究竟有没有必要?
02
这就不得不聊聊电影原版《百元之恋》。
据悉,贾玲饰演的角色本是邋遢、自怨自艾的超重胖妞,在练习拳击暴瘦后一点点找回对生活的希望。
她的减重不仅仅是形象改变,更是主角的人生走到低谷后开始向上的转折。
堪称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也是演员演技的高光时刻。
这绝不是轻飘飘一句“换个演员”就能解决的事。
身材精瘦的女艺人不少,其中长相喜人的演员也众多。
可要符合条件,又怎是一个瘦字了得。
演好一个角色,除了身材,还要有演员的演技与整体的观感相辅相成。
贾玲的选择,不是大众对演员的苛刻要求,而是演员对角色的尊重。
既然从事这个职业,拿着比起绝大部分人都高的薪酬,就应当交出足够满意的作品。
作为一个演员,敬业与热爱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
还记得曾经的文艺片男主秦昊吗?
为了演出新角色的中年颓废感,他不顾形象直接增肥20斤。
那个棱角分明、帅气挺拔的秦昊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腆着发福的肚子、满脸肥肉、头发稀疏的中年油腻男。
这些固然可以通过妆造和后期特效实现,但作为合格的演员,会更希望自己成为角色本人。
就像爱戏如命的成龙。
在那些经典的影片中,飞檐走壁、跑酷跳楼,再难的镜头成龙都拒绝替身,坚持自己上。
因为他并不是在饰演某个角色,而是努力成为那些人物。
如今,他全身受伤的部位多达几十处,可在拍戏时仍然会说“我直接摔”。
他总是不在意那些伤痛和荣光,真挚坦诚,满满的都是对电影、对观众的热爱。
不止是男演员,我们熟知的许多女演员也曾为演戏竭尽心力。
刚获得华表奖影后的任素汐就是其中之一。
她主演的一部影片在黄沙漫天的沙漠取景,期间地表温度一度高达60℃。
而任素汐就在这极端环境中,与无数蜥蜴、蚊虫共存,摸爬滚打好几个月,呈现出一个穿越无人区饱经风霜的真实人物。
不苦吗?当然苦。
但为了拍戏,为了角色,她都能坚持克服。
还有如今走到哪都被人戏称一句“皇后娘娘”的蔡少芬。
当有些演员怀孕直接进组养胎时,身怀六甲的蔡少芬,脚踩花盆底鞋连轴转拍戏。
期间,她完成了大量哭戏、推搡戏,即使语言不符也会一字不落地念对台词,最终成就了“宜修”这个经典角色。
尊重机会、尊重角色、尊重观众,这样的演员,怎么不值得珍惜呢!
先生无意鼓吹演员为了角色而置健康安危于不顾。
换角色、找替身等方式也的确是个讨巧的方法。
可想起这些戏骨的经历时,还是不禁为如今的演艺圈感到唏嘘。
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真的变了。
03
这两年,伴随着一众明星的接连翻车,“内娱完了”这句话也不断被网友提及,广为传播。
它不仅仅是一句自嘲,更是一种悲哀。
如今,贾玲这样的好演员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对演员的要求也在持续突破下线。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面瘫式演技和小学生读课文般的念白。
有些主角站在那,你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活人还是AI。
他们的感知永远不以对手戏演员的改变为转移,分明同框却演出了一副不在同一个图层的割裂感。
有的是面瘫,有的则是整个身体都像僵化的木头,完全失真。
要不是一次微微颔首,真的很难不怀疑他的确在呼吸、在听、在看。
连一个人都演不活,他们又怎么可能尽心塑造角色呢?
还记得成龙曾公开吐槽过一个合作的演员。
对方突然在片场高声大叫,吵闹着收工休息。
七八个工作人员围过去嘘寒问暖,一看,就只是手上扎了个小刺。
多大点事啊?
离谱的是,这位演员还被紧急送往医院处理伤口。
这怕是还没到医院伤口就愈合了吧!
他们受了一点点皮外伤,就必须停工休息,丝毫没有对角色的敬畏心。
可笑的是,只要进步了一点点,相关的热搜话题就开始满天飞。
甚至有些话题都像是公司急着造势打包买的。
那些急功近利的声音,淹没了追求专业的呐喊。
从以前的只有演技够好才有机会出头,慢慢地只要是个名人都能演戏。
偶像、歌手、网红……跨行业的“演员”越来越多。
你要是问,表演得怎么样?
粉丝只会用满屏的夸张表情赞叹一句,哥哥真的很努力。
热搜则会用频繁登顶的词条告诉你,他是个好演员。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似乎他们的演技真的很惊艳世人。
但先生只想借用那英老师的一句话来回答——
“隔行如隔山,这很难评。”
面对那些或吹鼻子瞪眼、或呆若木鸡的表情体态,或含糊不清、或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台词功底,还有被刻进DNA的公式化表演方式。
凭他们吹得天花乱坠,也恕我无法打心底里夸一句“演得好”。
评价标准严重降级之下,还衍生出一系列“伪敬业”行为。
如今演员的身体究竟有多么娇贵呢?
就连拍戏时不用替身,都值得买个热搜盛赞一句“好敬业”。
演员不用配音也被夸赞“敬业”,背台词从准入门槛变成了业务能力的天花板。
甚至作品原声率都能成为吹嘘的实绩。
不背台词,这不就相当于煮饭不加水、出门不穿衣服、上战场不带枪吗?
最离谱的是,就连准时竟然也成为了演员的最高美德之一。
这些本该演员专业之内的事情,变成一幕幕荒唐。
04
他们哪里是演员,根本就是一群养尊处优的明星。
即使出演几部戏,但缺乏基本素养的他们始终算不上合格的演员。
毕竟,演员从来都不是妆造和热搜堆叠起来的,好作品也并非从炫技里制造出来的。
真诚对待表演,真诚对待作品,才是他们成功的唯一答案。
尽管营销可以引导方向,粉丝可以强捧尬吹,可这终究不是一场独角戏。
自称演员的他们需要流量,更需要韭菜。
但被当作“韭菜”的观众们,仍然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无法决定一个明星的成功失败,至少可以选择拂袖而去,将目光投向那些德艺双馨的演员。
发布于:江苏
标签:
推荐文章
- 盛会再启,聚势成都!6月17日,CHCC2023第二十四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即将隆重启幕!
- 全球医院建设行业风向标盛会CHCC2023即将开幕,五大亮点不容错过!
- 蓄势聚力,共启美好|6月17-19日,CHCC2023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邀您共赴成都!
- CHCC2023邀请函 | 6月17-19日,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相约成都,共创美好医院
- 山特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护航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生命线”
- 工业级无人机亮相第七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