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泰安:数据共享再升级,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

时间 :2023-08-07 14:14:30   来源 : 齐鲁晚报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吴允峰

2022年,泰安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专班化推进以来,通过建立一套制度、突出一个载体、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批试点的“四个一”举措,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建立一套机制,变“各自奋战”为“集中攻坚”。强化“无证明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通过专员集中、专班办公、专项推进,提高“无证明城市”建设质效。一是成立专班强保障。2022年8月5日,泰安市召开“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成立了全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下设12个工作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司法局及市大数据中心抽调精干力量进行集中办公,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健全制度强支撑。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十条措施》、《“无证明服务”工作规则》和《“无证明城市”建设责任追究和容错免责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各方责任,为“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坚强制度支撑。三是市县共进强落实。在工作推进机制上,明确要求市县“一般粗”,参照市级模式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市县一体、协同推进。

突出一个载体,变“无证难办”为“免证即办”。围绕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全景式”无证明服务,在市县两级全面开展“无证明窗口”“无证明大厅”创建活动,对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采取“直接取消、告知承诺、数据共享、电子证照、集成复用、自行核查、部门核验、帮办代办”等8种措施实现纸质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目前,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共打造首批“无证明窗口”750个,“无证明窗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累计11289个事项实现“无证明”办理。2023年6月底,完成市县两级“无证明大厅”创建工作,基本实现“无证明窗口”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出“无证明项目审批”,依托项目审批系统,建立材料库和证照库,实现材料复用和证照电子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链条43个审批服务事项的结果证照全部共享应用,建设项目全链条无需提交任何证照、批文等申报材料,达到审批事项结果文书100%电子化和审批事项证照复用100%免提交的“双百”目标。全省率先推行“无证明社保”服务,以电子证照库为支撑,配合数据共享、部门协查、告知承诺等多种方式,实现97项社保业务“无证办事”。

用好一个平台,变“数据割据”为“共享共用”。建设泰安市“双证”(证照证明)平台,充分发挥“聚”“通”“用”作用,提升数据供给能力。一是推进数据汇聚。依托泰安双证平台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公安户籍等存量证照证明档案电子化。截至目前,通过“双证”平台制发电子证照证明296类,制成电子证照数据540余万条。二是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推动泰安双证平台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积金业务办理系统、景区门票系统等15个市级及以下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健全高效的数据供需对接机制,将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嵌入系统业务流程,在业务办理中直接调用电子证照证明,截至目前,在线调用电子证照证明164万次,调用证照种类175类;三是扩展功能应用,针对无业务系统承载的业务办理,泰安双证平台上线“可信核验”功能,升级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扫码”设备,为工作人员配备使用账户,按需要调用电子证照证明。截至目前,目前泰安双证平台已建立市级账户185个,区县账户757个。

打造一批试点,变“探索前行”为“示范引领”。在全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无证明大厅”创建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电子证照证明在社会化场景中的推广应用,2022年,依托3个省级试点场景和6个市级试点场景,在文化旅游、公用事业、招标采购、人员招聘、交通出行、司法公证等领域积极营造“用证”氛围,塑成“用证”习惯,以试点示范带动“无证明服务”扩面增效。2023年,按照分领域推进原则,选取文化和旅游、招标采购、司法公证、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快递服务、教育服务等6个领域开展试点提升工作。试点场景要在9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10月底前在全市推广应用。

下一步,将按照“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要求,主动对标一流、事争一流,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步伐,聚焦基层企业群众需求,创新方式方法,积极走在前、开新局,高质量完成“无证明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把“无证明”打造为泰安市的靓丽名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