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奚志农:雪豹“恩赐”的那些日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统筹/满羿
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奚志农(左)在野外拍摄
世界上有60%的雪豹分布在中国,但人们却鲜有机会一睹它们“雪山之王”的真容,所以,在海拔4700米的青海昂赛峡谷中,当一只威严机警的雪豹母亲和两只萌萌的幼崽进入了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的镜头时,可想而知他的激动,“看到的一瞬间,我说天啊,太幸运了!”那一刻,奚志农知道,不可思议的梦想,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
(资料图片)
由奚志农导演、专业摄影师柯炫晖与牧民摄影师达杰、次丁、更求曲朋组成的摄影团队,“探险”六年拍摄的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已于8月4日上映,这是第一部由中国摄影师自己拍摄完成的雪豹电影。
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奚志农说:“雪豹几乎可以称作这个星球上观看野生动物的‘天花板’,它的神秘,它的力量,它的令人着迷的眼睛,它的轻盈迅捷的动态,在漫长的岁月里迷倒过很多的人。但是,科学界对它的认识差不多从70年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关于雪豹的电影,这也是一件特别让人欣喜的事情。”
寻找
找,十天、二十天耐心等待和寻找已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奚志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创办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和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奚志农向北青报记者讲述说他与雪豹的缘分开启于2015年,当时,奚志农的老朋友才旦刚刚调任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担任县长,才旦热情地要求奚志农来到昂赛大峡谷采风,拍摄这里的野生动物。昂赛乡位于澜沧江源头,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所在地,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
2016年初,因为牧民次丁救了一只雪豹,奚志农再次前往昂赛,当时,次丁和达杰都已经是野生动物摄影的爱好者,但奚志农并没有看到他们拍摄的照片。等到3月份,奚志农又一次来到昂赛,得知次丁和达杰居然用简陋的卡片机拍到了雪豹,这让奚志农羡慕至极,“雪豹是昂赛大峡谷里最激动人心的词语,我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能够拍到雪豹”,但是,兴奋过后,奚志农又不免遗憾,“他们的设备实在是太低端了,很多照片都是虚的,我觉得应该让他们有更好的硬件去拍到更好的素材和画面。”
奚志农由此将达杰和次丁收纳进入自己在2004年创办的“牧民摄影师训练营”,之后,牧民更求曲朋也加入了,奚志农给他们配备了摄影设备、教他们学技术,让拥有绝佳客观条件的牧民也能拍出高质量的影像和野生动物的神韵。
达杰、次丁和更求曲朋成为了昂赛的“在地”摄影师,一步步地学习拍摄,并追踪着雪豹留下的蛛丝马迹。奚志农透露,耐心的等待和寻找已经成为了创作的一部分,“发现雪豹是最困难的,可能前面有十天、二十天都是一直在找,牧民们通过雪豹的脚印,甚至去闻石头上雪豹留下的气味,来判断雪豹的活动范围。”尽管如此艰难,但是摄影团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总是期待在下一次就能遇见”,达杰笑称自己连做梦都是拍到了两三只雪豹,如今,凭借丰富的经验,雪豹只要在哪个遥远的山巅一露头,牧民摄影师们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立刻停车,扑过去架起机器。
相遇
发现雪豹和幼崽的洞穴雪豹竟然接纳了我们35天
2019年的时候,奚志农和摄影团队一起发现了雪豹和幼崽的洞穴,这只雪豹也成为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中的绝对“女主角”。为了不惊扰到雪豹一家三口,奚志农和摄影团队在非常隐蔽的位置搭起了帐篷,离洞口大概隔着七八十米,中间还有一道流石滩。
奚志农记得自己当时极度兴奋和焦虑的心境,“根据全世界之前的先例,发现人类后,雪豹99.9%的可能会遗弃这个洞穴,然而,这只雪豹竟然接纳了我们35天,在这35天中,我每晚睡觉都在担心,会不会第二天一睁眼,雪豹妈妈就把两个孩子带走了,永远地消失了?我每天都是这种喜忧交织的心态,最终能够拍摄35天,我真的是太感恩了。”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雪豹一家三口在35天之后,还是悄无声息地搬走了,一度成为了“消失的她”,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奚志农说:“我们也只能推测,也许它觉得小雪豹已经长大,已经能自己走出洞穴了,相对来说,那个洞就变得狭小了,是不是它们要换一个更大的栖息空间才安全。”
除了雪豹一家三口之外,更求曲朋拍摄到的雪豹交配的画面,以及雪豹养育幼崽所表现出的母爱亲情,都是奚志农认为非常“罕见和稀有的”,只有片中这种生长扎根在那里的牧民日积月累才能做到。
对于拍摄野生动物,奚志农一直在强调一个原则,就是“在野生动物的安全和拍摄画面之间,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野生动物的安全”,在拍雪豹的过程中,团队也本着这样的原则,因此难免有很多不得不放弃的镜头。比如拍摄小雪豹在岩石上睡觉的镜头时,小雪豹一度非常紧张,趴在那里不停地嘶吼,摄影团队就立刻进行后撤,一直撤到了一个让它感觉到安全的距离。
高原雪域到处是积雪和冰川,给追寻雪豹带来了危险,“不仅开车特别难,而且寒冷也让人难以抵御,摄影团队经常在拍摄时,手脚都冻麻木了,有时候车子陷在冰水中无法启动,摄影团队就只能在车里面睡觉”,摄影师达杰透露,“拍摄时,最危险的是遭遇到棕熊,有一次,我们在距离很远的地方拍到棕熊打闹的镜头,结果被它们发现了,立刻就向我们这边冲了过来。”
不过,总体来说,拍摄过程还是“有惊无险”的,奚志农说:“不仅是拍摄雪豹的六年,就是在我整个40年的拍摄生涯中,我遇到动物攻击和伤害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而一些自然条件造成的潜在危害,只要充分地预估,还是能够尽量减少的,比如,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山区暴雨之后,山谷中的泥石流;以及特别险峻和陡峭的地形,都会造成攀登和驾车行驶的困扰,在这方面,我有那么多年的野外工作经验,是很小心和谨慎的,所以,也一直很幸运,就像那句著名的话所说的‘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这些年来我所遭遇的也不过都是‘擦伤。’”
遗憾
几位牧民摄影师还在拍摄雪豹最新画面无法加进影片
目前,几位牧民摄影师依然在昂赛拍摄着关于雪豹的新素材,奚志农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两年,摄影师们还拍摄了很多新的画面,但因为电影定版需要很久的时间,所以,最新的画面并没有办法加进来,这是有些遗憾的。”
现在的牧民是否还能够找到纪录片中的雪豹一家三口?奚志农坦言:“追踪的条件有限,雪豹又隐藏在峡谷高原中,目前还没有能够继续拍到这一家三口的新生活。”
在昂赛,达杰是村里第一个把镜头对准雪豹等野生动物的牧民,他和次丁、更求曲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与野生动物摄影师产生交集,而如今,他们的人生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奚志农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过去,他们卖完虫草之后,可能会换一辆更气派的摩托车,或者再换一辆汽车,但现在,这在当地已经不时髦了,时髦的是谁的相机好,谁能拍到好照片。”而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到,牧民摄影师已经有了“摄二代”的传承,达杰7岁的女儿康卓已经扛起了摄像机,并且拍到了雪豹,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雪豹拍摄者。
本着“用影像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关注”的愿景,奚志农在2004年便开办了“牧民摄影师训练营”,以此培养更多“在地”摄影师,让越来越多的一线生态保护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奚志农透露:“目前,牧民摄影师训练营已经有40多名学员,他们就工作、生活在保护区,拥有绝佳的拍摄机会。”
在这些年里,奚志农也反复地培训这些摄影师,“我会花很长的时间跟他们朝夕相处,而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也非常快,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和装备上,他们从使用微型机到使用大型摄影机,还学会了操控无人机,也使用了红外相机来监测和拍摄;另一方面,他们很多人从不怎么会说汉语到汉语说得非常流利,自身也得到了历练。”
奚志农希望借助“牧民摄影师训练营”等项目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一线生态保护工作者,就像是昂赛峡谷的牧民一样,可以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一名记录者,然后又成为高原上的一个守护者。正如《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制片人郭永浩所说,这是在用很美好的一种方式去记录,“在地摄影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激情和热情,去做一个他们笃定愿意去做的事情。
希望
愿本片是一个新的开始中国野生动物不断被看见
提及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是否会拍摄第二部,或者另有何种拍摄计划,奚志农表现出“低姿态”,“如果没有制片人的不懈努力,没有电影频道1905的全力支持,没有大家的同心协力,我想象不到能够拍摄出这样一部纪录片,这是所有人共同造就的作品,也是所有人把《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推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对此,我感激不尽,希望这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这部纪录影片的联合监制、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所说的,让中国电影多元和丰富,如果纪录影片能叫好叫座的话,我们希望能够接着做下去。”
让奚志农欣慰的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走进影院看《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并且表达了对于动物的喜爱,“很多年轻人都为这部影片呈现的人类、野生动物与自然互动共生的状态而感动,这也是我觉得自己的使命所在,不要让动物的身影隐没在混凝土森林中,不要让城市的人遗忘和忽视自然,我希望我们中国的野生动物不断地被看见,被我们中国人看到,被世界所看到,由此来了解中国这块土地的美好。”
标签:
推荐文章
- 一起向未来,共创美好医院 | 第二十四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CHCC2023)于成都隆重开幕!
- 盛会再启,聚势成都!6月17日,CHCC2023第二十四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即将隆重启幕!
- 全球医院建设行业风向标盛会CHCC2023即将开幕,五大亮点不容错过!
- 蓄势聚力,共启美好|6月17-19日,CHCC2023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邀您共赴成都!
- CHCC2023邀请函 | 6月17-19日,第24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相约成都,共创美好医院
- 山特全方位电源解决方案,护航生物制药行业“成长生命线”
- 工业级无人机亮相第七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