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 正文

清华、人大、央财三校在鄂尔多斯暑期实践队开展市情调研活动

时间 :2023-08-09 12:40:48   来源 : 金台资讯

7月28—30日,为全方位了解“暖城”鄂尔多斯,在市委组织部带领下,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内蒙古鄂尔多斯支队、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就业实习实践支队、中央财经大学青苗工程鄂尔多斯市实习实践团参访了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远景鄂尔多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等工业项目、恩格贝沙漠生态示范区、库布其沙漠等生态治理样板,全面了解到鄂尔多斯“人文自然”与“科技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资料图片)

人文自然篇

在恩格贝沙漠科学馆,讲解员全面、生动地讲述了从沙漠到绿洲的历程。“恩格贝”为蒙古语,“平安吉祥”之意。历史上的恩格贝就是一块吉祥宝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800多公里长的秦直道,一路延伸,至今依然链接了草原上一块块风水宝地。以恩格贝为圆心,画一个半径150公里的圆,历代的文化遗产就有100多处,仅大小召庙就有240余座。如今取得的治沙成绩,日本著名治沙专家、被誉为“沙漠之父”的远山正瑛先生功不可没。1990年,应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之邀,远山正瑛到恩格贝考察,从此在日本成立“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先后动员1万多名会员参与到恩格贝的治沙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光荣属于奋斗者,如今的恩格贝已基本褪去“黄色”面纱,披上了一层“绿色”嫁衣,成为治沙事业之典范。

实践队员沙漠徒步。

库布其沙漠是有着“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之称的浩瀚沙海。“库布其”为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通过徒步,实践队员们亲身感受了万里沙漠的壮观、七星湖泊的清美以及寸草树木的魅力,这里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更是汇集着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鄂尔多斯始终秉持着治沙防沙的使命与精神,做好生态建设的决心与奋斗。治沙先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是绿水青山的生态财富,更是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转化为一草一木,扎根大地,成荫延续。

科技技术篇

在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人才工作展馆,以及驻科创中心文创公司、科创企业,了解具体产品研发情况,体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文创科研产品。又参观了两区七旗的“人才飞地”,深入了解其人才引进政策。随后前往高端人才公寓对人才住宿后勤保障情况进行了解。

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队员们认真听取了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与鄂尔多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具体措施,观看了充满科技意味的未来鄂尔多斯碳中和城市宣传片,感受到了鄂尔多斯市在碳中和碳达峰及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的决心和动力。

在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长向队员们介绍了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碳中和路径”“地下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碳捕捉封存与利用”等9大业务板块与科技创新团队,队员们就战略定位、技术落地、人才引育及团队合作情况与研究院进行交流。

在隆基光伏全产业链项目,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了光伏全产业链制造,从硅棒生产,硅片切割,电池片封装分选等多个工艺流程了解隆基产业园具体建设情况与产品下线情况。队员们与讲解员还探讨了隆基光伏的产业布局与科技研发情况。

在美锦—国鸿氢能科技产业项目,队员们参观了企业展厅,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全球市场应用情况。在其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全自动化产业链工厂和氢能重型卡车示范车旁,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氢能重卡的工作原理与设备。实践队员们就氢能重卡动力系统、加氢、储氢、燃氢工艺与成本等问题与讲解员进行讨论。

在远景鄂尔多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企业负责人向队员介绍了产业园建设的布局,包括园区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端电动汽车底牌及电池装备综合解决方案,风光氢储车综合以一体化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等一系列新型零碳化现代工业产业集群。实践队员们就未来城市系统如何实现零碳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交流。

三校实践队员在“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展厅合影留念。

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园,队员们了解到鄂尔多斯地处北纬37°,是世界畜牧业黄金带,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种源基地,鄂尔多斯市羊绒产量占内蒙古的52%,占全国22%,占世界13%。鄂尔多斯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达拉特旗光伏领跑者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基地在生态治理、新能源开发、农旅经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做法。该基地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65万吨,通过“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多种方式,在能源清洁利用的同时治理库布其沙漠6万亩,实现“光伏治沙”,为推进库布其沙漠荒漠化生态治理贡献了鄂尔多斯方案。

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决心与毅力,切实看到了鄂尔多斯市建设“四个世界级产业”的远大目标与发展理念,体会到鄂尔多斯市在树立“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做出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的宏伟蓝图。

通过本次鄂尔多斯市情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更全面地了解了“暖城”鄂尔多斯市的人才科创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状况,真切感受到了鄂尔多斯市的巨大发展潜力,及其一心谋发展的雄心壮志。来自三所高校的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应该珍惜学习时光,以强烈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将自身专业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回应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发展需求,更好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来源: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内蒙古鄂尔多斯支队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